香港积极培育发展新优势

发布时间:2025-07-20 08:18

  自由流动,吸引世界各地来香港贸易和投资,共享香港机遇、中国机遇。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副司长黄伟纶表示,香港竞争力首次重返全球前三是香港对简单税制、低税率、高效透明的市场环境以及自由港地位的坚守。他说:“即使外部环境风高雨急,香港仍然坚定维持自由港地位,这是香港的重要基因。香港会秉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的态度,持续努力。”

  面对当前美国对全球发动的关税战、贸易战,黄伟纶介绍,香港将采取多项措施应对挑战,包括把握国家发展机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加强国际交往合作,积极深化区域合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开展高增值创新驱动的经济模式;加大力度发展科技创新;大力推动国际金融合作;把握多国分散风险的大趋势,吸引企业和资金来港;继续为业界提供支援,协助业界应对挑战;等等。

  香港正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香港特区政府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副局长陈百里介绍,特区政府正引导企业借助电子商务等新模式降低对传统市场的依赖,同时发挥香港专业服务优势,助力全球投资者参与内地市场。

  香港的人才吸引力和竞争力也在不断提升。黄伟纶介绍,自特区政府于2022年底启动多项人才引进计划以来,截至2025年4月底,已收到超过47万份来自各类人才引进计划的申请,其中31万份已获批,已有超过21万人到港。“2024年香港的总出生人口约为36000人,新到港的人才数量约等于香港6年出生人口的总和。”黄伟纶说。

  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6月份发布的今年1月至5月,香港交易所证券市场日均成交额超过2400亿港元,同比增长120%;证券市场总市值达41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4%。6月26日,港交所首次单日“三度鸣锣”——三家内地消费类企业在港同日上市。

  今年5月,宁德时代在香港上市成为今年全球最大IPO。从今年年初至6月20日,共有31只新股在香港上市,募资超884亿元港币,居全球第一位。

  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副局长陈浩濂说:“香港成为亚洲领先的国际金融中心,证券市场发展对巩固其地位而言至关重要。香港特区政府与有关监管机构,将在优化上市制度、市场结构等方面持续发力。国际投资者及金融机构积极借助香港金融平台开展投融资活动,正是对香港在‘一国两制’下兼具内地市场互联互通与制度优势的认可。”

  6月下旬以来,在香港各区穿梭的“金锣巡游号”巡游车吸引不少市民游客打卡留念。今年是港交所成立25周年,港交所举办了“金锣巡礼”活动,将象征香港金融繁荣的“金锣”带进社区,让大家一睹为快。这也是港交所上市锣第一次走出香港金融大会堂。

  港交所内地业务发展主管周健男告诉今年5月份,港交所推出“科企专线”,被视为向科技创新领域倾斜的重要信号。周健男介绍,自科企专线推出以来,港交所收到了很多“查询”,科创企业来香港上市的兴趣明显增加,“自5月以来,约20家科创企业已递交申请或表示有意向来香港上市,预计下半年我们会看到更多科技公司来香港上市”。

  “随着全球资本对中国资产加速配置,香港交易所会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角色作用,提升香港市场的吸引力,连接国际资本与内地机遇。”周健男说。

  作为全球知名旅游城市,香港正在打造全新文旅名片。

  香港史上最大体育基础设施项目——占地约28公顷的启德体育园是第十五届全运会香港赛区主会场,也是当下香港最受关注的新地标之一。启德体育园总监邓竟成介绍,启德体育园集体育、娱乐与休闲多功能于一体,不仅吸引了国际顶尖赛事、大型演出,日益完善的酒店、餐饮、购物、交通等配套设施也受到市民游客欢迎。香港特区政府全运会明明是海洋公园,游客最多的地方却是熊猫馆!6只大熊猫是香港海洋公园“最靓的仔”,其中去年8月在香港出生、今年2月正式跟大家见面的龙凤胎大熊猫“加加”和“得得”更是人气爆棚。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是香港全力打造的“世界级文化新地标”。馆长吴志华说,开馆近3年,香港故宫已接待观众320万人次。“香港的历史背景使其在语言和文化上与海外沟通更方便,能更好地向海外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依托国际化团队及多元文化背景,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也可以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平台,既能把世界文明瑰宝引进香港和内地,亦可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他透露,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拟将馆藏纺织品及金银器主题展览“打包”,启动海外和内地巡展,目前已有多个博物馆表示出合作兴趣。

  7月1日起,全国铁路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香港高铁5条线个停靠站点,连接内地的站点增至96个。从香港西九龙站到深圳福田仅14分钟、到深圳北18分钟、到广州南46分钟、到广州东89分钟。港铁公司过境铁路总管王家明说:“便捷的交通将推动香港进一步融入国家发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