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坚持算力、数据、应用、产业协同联动,深化数智赋能,引领支撑经济社会转型升级,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建设稳步推进。2024年,贵州数字产业规模达到2549.4亿元,同比增长18.3%。
在位于贵安新区的中国电信云计算贵州信息园内,数据机楼鳞次栉比。运维值班室内,工作人员紧盯屏幕,实时监测设备运行情况。中国电信贵州公司信息园算力中心副总经理顾嵬介绍,园区现有机架超1.4万架,实际加电运行机架占比超70%,60多家客户的数据在此“安家落户”。
数据中心是贵州实施大数据战略的起点。近年来,贵州坚持“算存一体、智算优先”,全力招引数据中心落地,持续做大算力规模。目前,贵州在建和投运的重点数据中心达49个,全省算力规模达到92.6EFLOPS,其中智算占比近97%。
在推动数据聚集的基础上,贵州抢抓“东数西算”机遇,打造面向全国的算力保障基地,成为8个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之一。目前,贵州出省带宽超过6万Gbps,落地建设了全球首条400G全光网算力通道,与国内42个主要城市实现网络直联,构建起了3ms/10ms/20ms三层超低时延圈。
如今,贵州的算力资源正源源不断地服务全国乃至全球产业发展,“东数西训”“东数西渲”等新场景持续落地,贵州加速由“数据存储仓库”向“算力输出引擎”转变。数据显示,贵州算力目前已为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20多万用户提供了云渲染算力服务。
雄厚的算力资源也为贵州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有力支撑。贵州积极实施“万企融合”行动,推动数实深度融合,千行百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改造加速推进。
位于贵州科学城的贵州雅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研发、生产汽车电子产品的高新技术企业。雅光电子副总经理向飞说,公司去年部署的2条压装型二极管自动化生产线投产以来,产能较建成之前提升了40%,综合制造成本降低约20%。
贵州积极探索“链式转型”路径,鼓励龙头链主企业建设工业、能源、农业、旅游等一批产业赋能平台,带动超过3万家企业“上云用云”。2024年,贵州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水平较“十三五”末提升17.3%。
去年以来,贵州抢抓行业大模型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机遇,聚焦24个重点行业领域,打造近百个大模型典型应用场景,助推行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目前已有39AI全科医生、“贵人智办”等22个大模型项目上线运行。
下一步,贵州将大力发展以智算为重点的算力产业、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为重点的数据产业、以行业大模型为重点的人工智能产业、以数智化为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做优做强数字经济,在数智浪潮中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