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句脍炙人口的广告语让钻石走进了消费者的心中,也让象征永恒的钻戒成为婚嫁时必不可少的信物。
除了这一象征意义,天然钻石作为一种投资品,在业内人士看来,其仍具有长期抗通胀、保值的潜力。
在上海钻石交易所、天然钻石协会近期共同举办的行业报告会上,相关行业人士分享了一组数据:天然钻石原石价格自2007年以来已经上涨了37%。而过去35年里,天然钻石成品钻石的价格年均增长率约为3%。
然而,近年来天然钻石价格和进口成交量曾一度走低。
上海钻石交易所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与去库存压力有关。2021年至2022年,国际钻石报价连续两年走高,钻石产品价格曾大幅上涨40%,国内钻石商对市场预期普遍乐观,进口活跃,导致在批发端和零售端积累了大量的库存,使行业内面临较大的去库存压力。2023 年,受库存储备量居高不下、各国中央银行提高利率等因素影响,钻石价格和进口成交量一度走低。同时,居民消费趋于理性,以及培育钻石市场的发展,对天然钻石消费市场也产生了一定冲击。
但从最新的数据看,市场有所回暖。
来自上海钻石交易所的一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钻石市场逆势回暖,进口额同比大幅增长。报告显示,2025年1月至7月,通过钻交所海关报关的一般贸易项下成品钻进口总额同比增长43.5%。
上海钻石交易所的数据还显示,今年一季度,通过钻交所海关报关的一般贸易项下成品钻进口额同比增长 39.8%。6月和7月增长趋势不断攀升,6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增长179.9%,金额同比增长84.5%;7月成品钻进口量同比增长145.9%,金额同比增长243.1%。
上海钻石交易所市场拓展部经理徐熙表示,这是因为国内零售商钻石库存逐渐下降,企业选择性备货加大了天然钻石进口量。部分规格型号的天然钻石价格止跌企稳,市场需求也持续反弹。这一趋势不仅反映出全球市场需求的回升,也折射出国内消费信心的恢复与投资关注度的提升。
在业内人士看来,物以稀为贵,钻石仍有较强的保值增值潜力。上海钻石交易所发布的钻石投资潜力概览显示,近几十年来,因现有储量枯竭和几乎没有发现大型矿藏,钻石年产量一直在持续下降:从21世纪前期的1.6亿至1.8亿克拉降至2024年的1.1亿克拉。
“目前投资级钻石的价格水平对潜在投资者来说极具吸引力。”上海钻石交易所总裁林强表示,鉴于毛坯钻石短缺的问题正在显现,预计投资级钻石的升值潜力非常大。投资级钻石是指重量、颜色、净度和切工质量均达到罕见等级的天然宝石。例如,在全球交易平台上展示的钻石中,尺寸超过2克拉的不超过1%。在经过认证的无色钻石中,达到高净度级别或高颜色等级的比例分别仅占5%和15%。遇到同时兼备上述三大优质特征的钻石概率极低。
对于钻石投资,林强建议,天然钻石的4C标准直接决定其稀缺性和市场价值,建议优先选择2克拉以上、颜色D至H、净度IF至VS的高品质钻石,尤其是稀有的彩钻品类;同时,具有特殊历史价值或林强表示,我们过去曾多次看到钻石市场出现价格波动。而投资级钻石,尤其是那些重量在5克拉以上的钻石,受价格下跌的影响最小。钻石价格指数预计在未来10年内每年增长3%至5%,2027年后有望出现更强势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