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文娱演出市场持续升温,演出票务市场也迎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二级票务平台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行为,高价票、退票难、商家无资质等现象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诟病。
当前,票务市场形成了以一级专业票务机构为主体、二级票务平台为补充的格局。一级平台多由演出主办方直营或授权运营,掌握核心票源;二级平台主要通过整合资源促成交易,向入驻商家收取一定比例佣金,票价变动普遍由市场供需决定。当一级票务平台一票难求时,不少消费者会尝试在二级票务平台上购票。
消费者选择在二级票务平台购票,本身已经是接受了一定程度的溢价。但是花了更多钱,却不一定能得到基本的权益保障。从出票信息滞后影响行程规划,到无法履约出票且拒不退款,各种服务乱象不时发生,本应提供多元便捷购物体验的二级票务平台,却让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公平交易权等受到了损害。
不论是一级机构还是二级平台,不论是线上购买还是线下交易,售票都是在建立消费者和演出经营者之间的服务合同关系。作为票务市场的一部分,二级票务平台要尊重合同,诚信经营,既要公示票源渠道及定价依据,也要建立科学合理的退改规则。一些平台在服务中不断完善票务信息实时更新系统,制定阶梯式退票手续费标准,并将平均退款周期压缩至合理区间,值得学习借鉴。唯有积极寻求转型升级之路,告别粗放式扩张、转向精细化服务、实现规范化发展,二级票务平台才能健康发展,成为激活文化消费、繁荣演出市场的助推力量。
由于二级票务平台公司、入驻商家、演出所在地、消费者可能在不同的城市,投诉维权往往面临更大挑战。因此,要构建更为精细规范的管理体系,建立统一的票务监管平台,实现文旅、公安、市场监管等多部门的数据互通与联合执法,共同营造健康的票务市场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