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江寻鱼

发布时间:2025-09-07 08:14

  广袤南海,浩浩汤汤。千百年来,在海南周边的广阔海洋中,各种各样的海鱼如同精灵般繁衍生息,为沿海渔民提供了食物“一锣启航,风调雨顺;二锣扬帆,鱼虾满舱;三锣奋进,国泰民安……”海南省昌江黎族自治县海尾镇三联村热闹非凡,历经3个半月的海洋伏季休渔之后,以“深耕蓝海牧渔·共筑丰硕粮仓”为主题的2025年昌江开渔节暨渔业招商推介会隆重启幕。

  彩旗飘飘,鼓声如潮,这座海滨小镇一改往日宁静,早早涌入了众多游客与居民,大家集聚码头,一睹开渔盛况。

  躬耕南海,守着眼前这片“蓝色粮仓”,世世代代捕鱼人靠大海养家糊口,捕鱼曾是当地渔民赖以生存的主要生产生活方式。但渔业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了保护资源、恢复资源,让渔业资源得到休养生息,我国早在多年前开始推行海洋伏季休渔制度,对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渔节仪式上,渔民代表满脸笑容挥动木槌,挥槌击响三声开渔锣,锣声回荡海湾。对渔民来说,一年一度的开渔节是属于自己的节日。停了3个多月的渔船再次起航,即将奔赴丰收的海场。打了30多年鱼的老渔民廖胜利激动地说:“我们祖祖辈辈靠打鱼为生,休渔是为了有更多的鱼,大家都支持。开海这一天大家盼了很久,都憋着一股劲准备大干一场,希望能满载而归。”

  守着“金饭碗”,昌江还在寻找新“渔”路。昌江位于海南岛西部,棋子湾海域水温常年在20摄氏度至30摄氏度之间,海水清澈,水流湍急,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深海生物的孕育生长提供了优渥条件。作为海南西部的渔业重镇,随着一批项目的建设投产和多家从事深海养殖的企业以及科研机构落户,昌江的“深蓝”经济潜能不断释放。

  花刺参是一种分布于我国华南沿海地区的海参物种,体型较大、肉质细腻、口感软糯,近年来深受市场欢迎。但野生花刺参数量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在昌江黎族自治县民本国际海洋种质研究所,研究人员正聚焦花刺参等物种开展攻关,海南大学水产专业博士生曾士涛利用研究所的资源优势进行难题攻关:“我们用小型B超机对它的头部进行扫描,根据性腺系统成熟情况进行催产,显著提升育苗效率,突破了人工育苗瓶颈。”

  研究海产物种,推进人工育苗,加大增殖放流……开渔的昌江,在渔业资源综合利用方面迈出可喜步伐。

上一篇:家政服务经理人,不简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