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有助于通过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新质生产力,开辟更多新领域和新赛道。在此背景下,7月16日至20日举行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首次设立以知识产权转化为主线的创新链专区,全景展示科技成果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市场反馈的全链条转化路径,为参展方构建高效供需对接平台。
当前,创新已成为引领发展的重要动力。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成为激发全球创新动能与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支撑。
本届链博会创新链专区的亮点之一,是由国家知识产权局开设的知识产权展位。该展位不仅展示了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进展,更同步展出“高校与科研机构专利盘活系统”这一转化服务平台。据工作人员介绍,目前该系统支持参展企业和个人现场查询专利信息或发布技术需求,精准对接供需双方,打通了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的关键通道。
近年来,随着专利法新一轮全面修改完成、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制度建立以及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建设工程实施,我国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显著完善提升。同时,我国还深入开展专利转化运用专项行动,成功推动一大批专利实现转化和产业化,2024年全国涉及专利的技术合同成交额已突破9900亿元。
参展企业普遍反映,在中国日益完善的知识产权生态下,企业创新意愿正得到显著增强。米塔视界科技有限公司创始成员肖慧林表示,近年来,公司切身感受到国家对知识产权的重视。比如,公司所在的北京中关村东升科技园,积极协助企业梳理知识产权申请和保护政策,提升了企业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为公司营造了良好的技术创新生态。
“中国医药知识产权保护格局日益完善,从相关制度框架的构建到药品专利纠纷早期解决机制、药品专利权期限补偿制度等措施的落地,再到加速推进药品试验数据保护制度,公司的专利权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认可和有效保护。”阿斯利康法务副总监王荣霞表示,这坚定了阿斯利康在中国加强布局和加大投资的决心。今年3月,阿斯利康已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完成签约,计划在北京投资25亿美元,建立第6个全球战略研发中心及高标准产业化项目。
本届链博会也为参展企业寻找技术落地伙伴搭建了重要平台。展会期间,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展示了其重点产品工艺“一条龙”应用推广系统的成功案例。该系统致力于围绕基础零部件、基础元器件、基础软件等,全链条推进创新成果从样品变成产品、形成产业。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系统所工程师芦钊禾介绍,“比如我们曾为一项高精度导航技术搭建了与下游各关键环节伙伴合作的平台,助力其协同研制出智能驾驶领域定位模组以及多形态定位终端产品,最终实现在智能驾驶、桥梁监测等10余个场景的成功应用示范。”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展示了基于液氢装备与技术的绿色氢能全产业链方案。“我们研发的氢液化技术,在解决大规模氢能发展的经济性与安全性痛点方面具有优势。关键专利已成功应用于商业航天、超导装置等领域,并带动制冷等行业发展,是产学研用融合的典范。”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胡忠军表示,当前,中国科学院众多研究所都在积极推动技术产业化,欢迎企业通过专利许可、共同研发等方式进行合作。
近年来,中国坚持扩大开放,提出将更多外资项目纳入重大外资项目和重点外资项目清单,有针对性举办银企对接活动等一系列开放政策举措,为外资企业在中国推进创新技术落地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025年是空中客车公司进入中国市场40周年。空客在华开展的空客天津A320系列飞机总装线项目是中欧科技产业合作的重要案例,通过融合中欧技术与管理,推进标准一致的飞机制造。“中国有高效的政务服务、完善的配套产业链以及持续优化的创新生态环境。40年前,我们为中国市场交付了第一架飞机,现在我们的A320系列飞机第二条总装线项目也将在中国落地。”空中客车中国公司首席运营官柏舒曼表示,在本届链博会上,希望能吸引更多中国供应商,携手开拓更广泛的中国市场。
“霍尼韦尔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参与者、见证者和获益者。中国不仅是霍尼韦尔的关键市场,更是至关重要的供应链基地。”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当前霍尼韦尔已与中国100多所高校及众多供应商、代理商实现技术合作。未来,希望能够继续扎根中国,不断夯实在中国的供应链。
当前世界形势风云变幻,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全球产业链加速重构。本届链博会也邀请了诸多机构,帮助参展企业解答技术转化中信息不对称、资源分散和海内外商业运作困难等问题。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用户资源处处长俞志龙表示,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凭借科技创新成果扬帆出海,WIPO可以通过其全球注册体系,为这些企业出海提供服务,希望通过链博会这个平台让更多企业了解到相关服务项目。
上海技术交易所总裁助理胡天琦介绍,今年年初,交易所通过“一价两证”服务,助力上海银行完成了上海首单生物医药管线质押融资业务。“一价”即通过对企业全方位考量,为企业在研管线提供价值分析,“两证”则通过上技所的“技术权益登记”和“质押登记”功能,为银行授信提供确权和质押凭证,解决了生物医药企业技术资产权益认定问题。这项业务将上海赛立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在研管线作为核心技术资产,通过上技所的价值赋能变为了“资产”,为企业自主创新开辟了一条全新融资路径,将助力更多创新型企业加速创新成果转化。
在供应链服务展区,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展示了国际物品编码组织标准体系、全球二维码迁移计划、商品信息数据库、产品数字护照等新趋势新动向。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应用推广部主任孔洪亮表示,建议出口型企业优先采用商品二维码标准,提前布局数字标签和产品护照应用,满足出口相关的国际法律法规要求。
“面对关税和贸易摩擦,各市场、各区域都在审视自身的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我们很高兴地看到,中国企业已迈向‘出海3.0’。”渣打银行行长兼副董事长鲁静表示,在企业出海的过程中,金融可能是痛点,更可以是助力。渣打银行在本届链博会推出“渣打环球链”,旨在携手全球网络为中资供应链出海提供全球一体化、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更好落地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