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量大面广,是经济发展的活力、潜力和韧性所在,对稳定就业、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等8部门印发实施长期以来,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是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如何有效畅通融资渠道、增强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是帮助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一问题。2024年10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牵头建立了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摸清小微企业需求、引导信贷资金快速直达小微企业,取得了积极成效。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各地依托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累计走访超过9000万户小微经营主体,银行对“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新增授信23.6万亿元,新发放贷款17.8万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32.8%。
下一步,应充分借鉴本次政策出台后各地的实践经验,通过“三个齐发力”,化解小微企业“找不到”与金融机构“信不过”的双向难题,优化金融服务流程,打好政策协同的“组合拳”。
其一,供需两端齐发力,在“找不到”与“信不过”间搭建桥梁,其二,线上线下齐发力,打通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最后一公里”。加强线上审批智能化功能应用,推进政策查询、风险评估、审贷建议等功能一体集成。简化线下申请流程,让企业通过扫码等方式快速完成需求发布、认证、注册等相关环节,推动金融资源向小微企业高效流动。例如,工商银行打造智能风控助手,光大银行上线AI“授信调查智能报告”,通过智能化手段快速分析小微企业信用信息,推进贷款审批智能化,极大缩短了人工审核时间。
其三,多方政策齐发力,加快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