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为何出现极端降雨

发布时间:2025-07-30 07:09

  近期,我国天气形势复杂多变,华北地区遭遇连续强降雨天气。目前正值“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全国呈现强降雨与大范围高温天气并存的典型汛期格局。本轮华北降水总体情况如何?未来发展趋势怎样?公众又该如何有效防范?自7月23日以来,北方多地持续遭受强降水影响,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及太行山前区域成为强降水核心区。“高温和强降雨多发、分散、影响范围大是近期全国天气形势的特点。”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介绍,目前,一条西南至东北向雨带稳定维持在华北北部和东北中南部,给内蒙古东南部、河北北部、北京、辽宁、吉林等地带来集中降雨。雨带目前正缓慢向南压且强度减弱,上述地区降雨强度也将明显减弱。

  截至7月26日,我国北方共有19个站点打破同期历史月极值,其中13个站点刷新历史极值。在此轮降水过程期间,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北北部、北京等地累计降水量普遍超过100毫米,石家庄北部、保定西部等区域累计降水量突破400毫米,充分展现此次过程的极端性。

  7月28日,北京市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市防汛指挥部启动全市防汛一级应急响应,蓟运河流域桑园断面已出现红色预警级别洪水,山区及浅山区出现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灾害的风险极高。

  为何近期华北地区出现了如此集中的强降雨天气过程?张涛表示,此次华北暴雨成因复杂,首先是夏季风充足的水汽输送,为降雨提供了必要的水汽条件;同时,在副热带高压的西北侧,热量充足有利于不稳定大气层结形成,在西风带冷空气的影响下,冷暖交汇与暖区对流共同加剧了降水的强度、扩大了降水的范围。此外,太行山、燕山等山脉的地形对北方地区,尤其是北京及其周边局地极端强降水的形成起到关键的抬升和增强作用,提高了水汽上升冷凝成雨的效率,甚至触发强对流积雨云,加剧局地降水的极端性。

  未来三天,多雨、大范围高温仍是华北天气主要发展趋势。张涛表示,北方地区将会有两次降雨天气过程,一是目前华北北部到东北中南部的雨带维持带来叠加降雨;二是未来将有一条雨带自西向东发展移动影响内蒙古东部到东北中北部带来降雨。受副热带高压增强影响,全国大范围高温天气将再次出现,但其极端性不强,主要表现为湿度大、体感温度高,华北平原以南大部地区闷热感显著,西北地区及新疆以干热为主,局地可达40℃以上。

  “从风云四号气象卫星云图来看,目前西北地区东部至华北仍处于大范围云系覆盖之下,降水整体形势虽趋于减弱,但未来几天华北地区降水仍将以分散性的阵雨和雷阵雨天气为主。”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陈涛提示,近期强降水与之前降水叠加,部分地区累积效应明显,山洪灾害和地质灾害的易发程度提高,救援人员和公众需依据最新预报预警,关注未来强降雨天气情况,提前组织在山区或低洼地带的居民转移至安全地带。同时,农村地区也需防范渍涝问题,及时清理排水管道,确保排水畅通。

  气象专家建议,当前正值暑期旅游旺季,广大游客应密切关注目的地天气情况,在多雨天气前往山区尤其是地质灾害易发区旅游时应高度警惕,随时关注政府各部门发布的各类警示信息。另外,鉴于次生灾害的发生往往有滞后性,即便当下或未来没有降雨,也需关注前期降雨情况,确保自身安全。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