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京津冀互联网产业生态

发布时间:2025-08-22 07:47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京津冀地区互联网业务收入保持较快增势,完成互联网业务收入3310亿元,同比增长7.4%,占全国互联网业务收入的34.4%,增速不仅高于长三角地区2.8个百分点,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3个百分点。京津冀互联网产业加快发展对服务国家战略实施、驱动数字经济发展、发展新质生产力等具有重要作用。

  一直以来,京津冀地区高度重视互联网产业发展,在基础支撑层、技术实现层和行业应用层等方面亮点纷呈、成效明显。基础设施底座不断夯实,京津冀三地联合推进5G基站覆盖与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建设,5G基站达到38.3万个。京津冀算力枢纽节点加快建设,河北综合算力指数全国第一,张北数据中心规模居亚洲前列。围绕网络与数据安全、电信诈骗治理、新型融合领域安全保障等重点领域,三地共同签署虽有亮点,但也有堵点。区域发展不平衡,如北京互联网业务累计收入、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和核心产业规模等均居全国前列,但天津和河北发展速度还需提升。重点领域互联网改造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亟需提速。关键技术突破步伐亟待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不够。产业发展生态需进一步优化,互联网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仍有发展空间。下一步,仍需强基础、促创新、拓应用,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

  提升网络协同共享能力。拓展网络覆盖广度和深度,加快5G、千兆光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深化IPv6规模部署和应用。加强重点领域网络基础设施改造升级,如开展数字技术适老化工作和“数字适老中国行”活动。加快数字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着力解决算力基础设施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提升算力集群管理调度能力,破解中小企业由于难以承担高昂硬件成本而导致算力资源相对短缺的难题。

  推动互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推动基础电信企业开展技术研发和网络改造,促进万兆光网核心技术和关键设备取得突破,加快万兆光网与第7代无线局域网、人工智能等融合应用。用好京津冀“算力一张网”,丰富算力应用场景,将综合算力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能力。优化算力布局,加快建设京津冀蒙算力走廊。加强技术应用载体建设,推动京津冀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和工业互联网产业园建设。

  健全互联网产业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公共数据利用制度,通过京津冀大数据平台促进数据跨区域合法合规共享,打破行业壁垒,实现公共数据资源的整合与开放。适度降低重点大模型创新应用场景准入门槛。从供需两端推动互联网深度赋能数字消费,需求侧重点扩大数字消费用户基础、引导消费理念,供给侧重点分层优化数字消费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