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乡村是乡村全面振兴的战略方向,也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中央网信办等4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随着数字技术与乡村生产、生活的日渐融合,我国数字乡村建设按下“快进键”。截至2024年12月份,我国农村网民规模达3.13亿人,“全农码”累计赋码22.76亿个。远程医疗服务网络覆盖所有市县,“云端坐诊”大幅降低农民就诊成本。农村数字支付覆盖率不断提升,数字金融“无感授信”模式让农户仅凭信用数据即可获得贷款。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累计建设33.78万个,“寄递+农村电商+农特产品+农户”的新业态大面积推广。
尽管亮点十足,当前还存在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建设不完备、涉农信息技术工具匮乏、数字技术的农业应用范围有限等短板。我国第一产业的数字经济渗透率远低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未来还需进一步拓展数字乡村建设空间。
坚持政府与市场机制协同发力。强化政府释放数据要素价值与筑牢安全底线并重。构建农业农村基础数据资源体系,开展农业农村数据普查工作,整合农业生产、乡村治理、公共服务等多维度数据,建设国家级农业农村大数据中心,打破“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抓住数据这一“牛鼻子”,打造更多涉农数据开发利用场景,通过多场景复用、融合创新等方式发挥其叠加倍增效应。如河南省镇平县以数字镇平建设为引领,强化数据共享,提升了农业效益,并带动农文旅融合发展。还要强化数字安全与风险防控措施,对智慧农田控制系统、农村电商平台等关键设施实施等级保护,建立网络安全应急响应机制。
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协调统一。关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特别是数字乡村建设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加快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等之间的有效衔接,取得“一子落而满盘活”的实效。满足偏远地区、脱贫地区和老龄化乡村的特殊需求,通过“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