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办、国办印发走进北京市丰台区马家堡街道嘉囿城市休闲公园,健身步道、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等专业设施一应俱全,广场舞、太极柔力球、踢毽子、舞彩带等运动丰富多彩。体育场地设施是广大群众开展运动健身活动的重要阵地,是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硬件,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北京市丰台区每年都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列入民生实事项目,按照“建绿必建体育”的原则打造集生态环保、运动健身、文化休闲为一体的全民健身运动场所,这种“绿动”融合模式受到周边居民欢迎。
解决群众“去哪健身”的问题,各地都在因地制宜进行探索。杭州的拱墅运河体育公园依托亚运赛事场馆建立起集体育馆、公园、运动场于一体的综合性城市体育公园,场馆西侧的全民健身中心,作为亚运会训练热身场地,如今已向市民全面开放,市民们可以通过“亚运场馆在线”小程序预约场地。
近年来,国家围绕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标准,全国多地加速打造“15分钟健身圈”,专业体育场馆、室外智能健身房、“口袋公园”等场地设施进一步融入百姓生活。2024年全国体育场地统计调查数据显示,按项目划分,在基础大项场地方面,全国田径场地达20.93万个,游泳场地共有3.97万个。球类运动方面,全国共有场地303.62万个,其中足、篮、排“三大球”场地150.42万个,占49.54%;乒乓球和羽毛球场地139.54万个,占45.96%;其他球类运动场地13.66万个,占4.5%。此外,全国有冰雪运动场地2678个,其中滑冰场地1764个,滑雪场地914个。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邹新娴认为,除按国家体育总局群众体育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体育总局将会同有关部门扩大健身设施增量、提升健身设施质量、用好健身设施存量,提升健身设施开放服务水平和综合使用效益,在夯实群众身边健身设施基础、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基础上,推动城乡健身设施从“有”向“优”转变,实现质量提升、服务提升、效益提升,牵引带动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开展、健身组织建设、科学健身指导等工作。
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副主任李超表示,下一步,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