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八局推进“六化转型”让绿色业务成为增长极

发布时间:2025-08-02 07:44

  在天津市津南区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总部的中控屏上,“2024年以来,中铁十八局锚定发展为实力强劲、行业一流现代化产业集团的目标,推进品质化、专业化、高端化、精细化、数智化、绿色化‘六化转型’。”中铁十八局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闫广天说。目前,集团已在海底隧道、水下隧洞、长大隧道、特异型桥梁等方面形成技术优势,参与了国内60%以上海底隧道、50%以上特长隧道的建设。

  在中国建筑业协会2024年度行业技术创新大会上,中铁十八局联合系统单位共同研究的“引汉济渭超长深埋秦岭隧洞关键技术及应用”入选行业十大技术创新名单。

  中铁十八局集团隧道工程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齐梦学介绍,“引汉济渭超长深埋秦岭隧洞关键技术及应用”有效解决了4000余次岩爆、600余次突涌水、880多米底板隆起等隧洞建设难题,实现距离16.5公里钻爆法施工、通风距离7.2公里和隧洞相向贯通27.3公里。该项目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可以广泛应用于各类地下工程。

  2024年以来,中铁十八局在京津冀交通基础设施领域持续发力,参与投资建设了京滨城际铁路、雄忻高铁河北段、雄商高铁等一系列工程。在天津地铁6号线号线施工期间,中铁十八局攻克多项重大施工难题。

  “在天津地铁8号线下瓦房站软土地区施工,就像在豆腐上雕琢建筑,每掘进一寸都充满风险。”中铁十八局天津地铁8号线标项目负责人王昌说。

  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中铁十八局的施工人员迎难而上。他们如同技艺精湛的“地下医生”,手持精密仪器,在潮湿昏暗的地下空间里,小心翼翼地勘测、分析,反复验证施工方案。最终,他们采用先进的加固技术,为松软的土层注入“强心剂”,在特殊地质环境中顺利完成施工任务,打造出天津市在建最深的地铁车站。

  作为一支“敢打硬仗、善打大仗、能打胜仗”的基建“铁军”,中铁十八局不断突破创新,取得多项技术成果和专利。2024年,集团获得授权专利230件,其中发明专利52件;取得软件著作权19项。

  近年来,中铁十八局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力度,提升智能化生产水平,让绿色环保业务成为企业新的增长极。

  坐落于广东清远的中国铁建华南清远盾构基地,是由中铁十八局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组建并运营的一家盾构“4S店”。中铁十八局市政公司盾构管理中心总经理钱浩介绍,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盾构机是重要的核心装备之一。建立盾构“4S店”,经过专业化改装,不仅可以大幅节约能源、物资和材料,还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

  “经过更新的设备能耗更低,智能化水平更高,生产成本远低于购置同类型新盾构机。与购置一台同类型新盾构机相比,再制造过程节能近60%,节材近70%,可减少钢材消耗约500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800余吨。此外,经新设备再制造的旧零部件可实现循环再利用,成本降低60%左右。”钱浩说。目前,该基地拥有各类自动化、数字化生产加工以及试验检测设备60余台,年生产盾构刀具1万余套。

  中铁十八局还在建筑领域积极探索升级节能方式,在开发、设计、施工全过程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在天津市静海区大邱庄生态城,有一座“零能耗”被动式建筑——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展示中心。时任中铁十八局中德天津大邱庄生态城展示中心项目经理李毅介绍,这里采用被动式房屋建设理念,通过使用保温隔热技术,仅依靠展厅本身的构造设计就能保持舒适温度。屋面、停车场车棚等位置的光伏发电系统所产生的能源,可与建筑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相互抵消,实现零能耗和零碳排放。该建筑综合节能率达到100%,可再生能源利用率超148%,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50多吨。

  中铁十八局既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也是服务民生工程的践行者。企业在民生保障、生态治理等领域持续发力,以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为目标,用心用情描绘一幅幅美丽和谐的“民生画卷”。

  近日,天津市津南区中医医院新址建设一期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一派忙碌景象。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中铁十八局项目团队科学组织施工,加强现场管控,保障资源投入。“目前,项目已全面进入桩基施工阶段,按照施工计划推进,预计今年年底将顺利转入基础施工环节,并完成基础防水工程施工。项目建成投用后,将有效改善居民就医环境。”中铁十八局津南区中医医院新址建设一期工程项目负责人赵义宗说。

  中铁十八局深耕市政公路工程领域,努力解决居民出行不便的“痛点”。天津海滨大道开放段项目全长约21公里,其中中铁十八局建安公司负责施工的2标段全长约10公里。该工程的建成通车,大幅提高了滨海新区路网通行效率,不仅改善了车辆通行环境,而且方便了居民出行。

  自雄安新区启动农村纳污坑塘治理项目以来,中铁十八局承建了20余个坑塘整治项目,按照“一坑一策”的要求,通过垃圾处理、污水截流、构建人工湿地、安装人工浮岛等一系列举措进行分类生态修复治理,为雄安新区打造出一套蓝绿交织、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体系。

  在“三农”领域,由中铁十八局建安公司承建的京津冀地区大规模农村真空负压污水集中处理系统——天津造甲村湿地水乡项目采用新型污水收集和排水技术,将飞机、高铁上用到的真空马桶大范围应用到农村厕改中。经过改造,该村排污实现全密闭、无渗水和无异味,成为我国农村真空负压污水处理的样板工程。

  这项工程后来扩展到天津市宁河区附近乡镇的27个村,惠及1.9万多户村民,极大改善了宁河区七里海湿地生态环境以及周边河道水质,有助于当地乡镇盘活资源发展旅游业。

  中铁十八局在交通基建、民生工程、服务国家战略等领域建设中不断取得新成绩。闫广天表示,集团将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央企工作的总目标、总原则、总要求,巩固升级传统建筑产业,做优做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锻造竞争新优势,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