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牢人工智能发展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26 08:0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明确价值导向,牢固树立科技发展的正确理念。首先,坚持科技为民、技术向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这彰显了我国科技创新的人民性特征,意味着要使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更好服务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确保技术成果能够广泛惠及全体社会成员,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政府、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各主体都应将技术向善理念融入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过程,实现从研发到应用全生命周期的价值导向把控,确保技术发展不偏离为人类谋福祉的初衷,实现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的兼顾。其次,强化源头管理,提升数据治理能力。数据是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基础要素,也是人工智能模型应用的核心资源。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依赖海量的训练数据,包括个人数据、企业数据和政府数据等,一旦这些数据失控流动、造成泄漏,将可能导致个人身份盗用、财产损失,甚至对国家安全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针对重点行业的重要数据、核心数据,可参照欧盟此外,维护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构建风险防范体系,也离不开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普及人工智能教育、提升公众科学素养是重要一环。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可通过科普课程、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广大青少年普及人工智能基本原理、技术应用及其潜在风险等知识,培养他们对技术的理性认知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在大学教育和职业培训中,可开设专门的人工智能课程和培训模块,系统讲授法律法规、风险案例等内容,提高相关从业人员在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中的安全责任意识。同时,面向社会公众广泛开展人工智能素养的宣传教育活动,借助短平台、社区宣传、线上线下讲座等多种渠道,提高全社会对人工智能的关注度与认知水平,增强人们的风险防范意识和对技术发展的理性态度,形成全民参与、共同监督的良好社会氛围。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加强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过程中的违规行为和风险问题等的揭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监督的强大合力,打造健康有序、可持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发展环境。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以其强大的颠覆性和创新性,正在逐渐改变我们的世界,在这一过程中,也伴生着未知的系统性风险挑战,构建安全可靠的风险防范体系是引导其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时代课题。筑牢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防线不是束缚技术发展,而是为了更好引导技术创新向服务人类发展和文明进步的方向前进。这就要求既要保持对技术风险的警惕性,也要保持对技术创新的包容性,尽可能将潜在风险转化为发展契机,形成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我们赢得全球科技竞争主动权、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提供技术支撑与保障。

上一篇:完善机制建设全国统一碳市场

下一篇:没有了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