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加快开放试点对冲贸易风险

发布时间:2025-07-02 06:22

  
 

  图为越南河内城市景观。

  近日,越南国会批准在中部城市岘港设立面积约1881公顷,涵盖生产、物流、贸易、服务、数字产业、信息技术等多个功能区的越南首个自由贸易区。越南副总理阮和平在6月22日岘港自贸区成立大会上表示,希望将该自贸区建设成为连接全球经济的枢纽,不仅推动岘港本地经济发展,还将为越南全国经济注入强劲动力。此前,越南国会已通过多项决议,将原岘港市与广南省合并,新岘港面积达到1.1万平方公里,并制定了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等规划,加大了重点基础设施的投入,赋予当地在税收、投资、技术、金融等方面的众多优惠政策和更大自主权。

  岘港是越南6个直辖市之一,全国第四大城市,是拥有铁路、公路、海运、空运的重要交通枢纽。岘港国际机场是越南第三大国际机场,岘港火车站是中部最大车站,同时,岘港作为中部最大港口,是联通中南半岛五国“东西经济走廊”的关键出海口。发达的交通网络极大地便利人员、物资、信息的流通,为当地经济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岘港地区生产总值增速超过11%,在全国排名第四。其中,工业和建筑业增幅达17.6%。莲沼港等多个国家级重点基建项目的推进,为该市长期高速发展积蓄了动力。

  根据越南统计总局数据,2024年越南国内生产总值规模约为4763亿美元,增幅达7.09%;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实际到位资金达到创纪录的253.5亿美元,同比增长9.4%;全年货物进出口金额达7862.9亿美元,同比增长15.4%,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16.7%和14.3%。但一系列亮眼数据背后却有巨大隐忧。受美国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外部需求减弱的影响,世界银行今年4月发布报告认为,越南作为严重依赖出口的国家,其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将降至5.8%。尽管2026年和2027年经济增速有望回升至6.1%和6.4%,但这需要一个更加稳定的国际经济环境。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近期也发布报告称,如果美国三季度开始征收高额关税,越南2025年经济增速预计将降至5.4%,2026年还将进一步减速。“全球贸易紧张局势的进一步升级,或者全球金融状况的进一步收紧,都将削弱越南的出口和投资。”IMF建议,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结构性改革将有利于促进越南中期经济增长。岘港自贸区的设立正是越南推进结构性改革的关键举措,希望通过制度型开放对冲外部风险。随着7月9日美国政府对越南征收46%的“对等关税”宽限期临近,越南加大了对美关税谈判的力度。越南工业和贸易部6月15日通报,6月9日至12日,双方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三轮贸易谈判取得了显著进展,双方缩小了分歧,约定将在线上进行下一轮谈判。

  5月20日,中国与东盟各国经贸部长们共同宣布中国—东盟自贸区3.0版谈判全面完成,各国将积极推进国内审批流程,今年年底前正式签署升级议定书。新版自贸协定增加了数字经济、绿色经济、供应链互联互通等9个章节,既满足了各方经济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也充分体现了前瞻性和战略性。专家认为,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单边主义、保护主义抬头的当下,该谈判显得尤为可贵,为区域和全球经济注入了确定性。越南外交部发言人表示,该谈判的完成具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东盟各国与中国作出的坚定承诺,确保了自贸协定具备应对全球性挑战的能力。

  6月13日,巴西作为轮值主席国,正式宣布越南成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第十个伙伴国。巴西外交部指出,越南拥有近1亿人口,经济深度融入全球价值链,是亚洲重要参与者,各方将共同致力于构建更具包容性和代表性的国际秩序。中方外交部在欢迎的同时,表示越南参与金砖合作,不仅有利于自身发展,也符合金砖国家和全球南方共同利益。

  在第十六届夏季达沃斯论坛期间,中方表示欢迎越南成为金砖伙伴国,愿同越方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和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将同越方加快发展战略对接,落实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两廊一圈”框架对接合作规划,推进中越铁路联通,加强市场和产业对接,拓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共同培育壮大新动能。

  长期来看,越南能否真正承接住技术合作、产业转移、市场开放的红利,充分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