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外贸第一大省广东,感受到了企业的闯劲。由于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不少外贸企业承压前行。毫无疑问,美关税措施会压缩外贸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利润空间,带来成本激增、订单萎缩等困难。面对关税战,外贸大省是有底气的,企业也有足够的韧性。
今年4月,美挥舞关税大棒之初,一些产品附加值低且对美出口占比较高的企业对美订单暂停。随着中美经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不少外贸企业开始恢复订单,很多企业抓住窗口期加快出货。越来越多的企业采取“传统外贸+跨境电商”两条腿走路。
加速开拓新兴市场,是分散风险的重要策略。多家企业提到,广交会上收获了不少来自欧洲、南美、东南亚等地的订单。有的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新兴市场建设生产基地,完成多元化的产能布局。有的分析新兴市场需求,针对性调整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加强与当地代理商合作,取得了成效。
外贸企业也在积极开拓国内市场。提到开拓国内市场,有的企业一开始也担心会有渠道不足、市场准入等困难。不过,有长期深耕海外的产品积淀,有政府部门和平台企业的支持,最重要的是国内消费不断升温,企业总体对开拓国内市场有信心。他们认识到,国内外市场虽有不同,但相似之处也多,内外贸一体化发展是重要策略。
广东外贸企业的韧性,不仅源自深厚的产业基础,更得益于创新能力和市场洞察。一家陶瓷企业负责人表示,回望这些年,海外一次次的反倾销都打不倒产业,反而倒逼产业不断革新。很多“广二代”企业家不仅传承了父辈的创业精神,还有自己的新生意经,面对市场变化,积极寻找机遇,推动企业成长。
对企业来说,关键还是要提升自身竞争力,推出高附加值产品,通过研发、设计、品牌、标准提升议价能力。面对智能化、绿色化大潮,具备这些优势的企业才能获得品牌溢价。有的企业表示,关税战是倒逼升级的契机,唯有技术护城河与供应链韧性不可替代。
经风雨、迎挑战、强韧性,中国外贸正以一种多元且富有活力的姿态,从容驶向更加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