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近日发布近年来,数字政务持续发展,为各类业务办理提供了极大便利。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政务服务的初衷是优化流程、提高效率,但在不少地方,从频繁打卡的政务到即时响应的工作群,强制点赞、过度留痕等现象使变味的工作群和政务成为基层干部的“指尖负担”。
应当认识到,“指尖负担”背后是形式主义问题在数字化背景下的变种,这种“重痕不重绩”的倾向,不仅消耗了基层干部的精力,更削弱了基层治理的实际效果。
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激发其干事创业的热情与活力,需要正视“指尖负担”之苦、推进“指尖负担”之治,在不减责任、不降服务的前提下,构建“数字赋能”与“基层减负”的良性循环,推动基层工作提升效能和效果。
减轻基层“指尖负担”,绝非否定数字化工具的价值,其核心在于综合施策,使数字回归服务本位。一方面,需建立政务应用的动态清理机制,对功能重复、使用率低的和小程序坚决整合或下架;另一方面,优化考核方式,将群众满意度、问题解决率等实质性指标纳入评价体系,而非仅以“线上活跃度”为衡量标准。
减轻基层“指尖负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从技术、制度、文化等多维度协同推进。应加快政务数据互联互通,进一步完善基层责任清单,建立减负长效监督机制,加强问责问效,防止层层加码。同时,引导广大干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事业观,将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去。
减轻“指尖负担”,既是对基层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