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工业和信息化部等7部门近日联合印发从重要性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演进过程中,工业化积累得越深,产业发展的后劲就越足。扎实推进工业化进程,让各类要素在工业化过程中更好协同配合,有利于持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将为整个经济体系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离不开金融资源的大力支持,多元的融资渠道、丰富的融资工具能够有效匹配工业领域投资需求大的特点,有助于实现资源、项目、政策有机统一。
从政策支持方向看,融资、赋能、拓展空间是关键和重点。融资,解决的是工业领域项目建设、生产需要等直接资金需求,畅通的融资渠道是传统类制造业生存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赋能,着力在支持转型升级、助力科技创新等方面细化举措;拓展空间,就是要发挥金融政策对推动产业合理布局的引导作用,实现产业政策、金融政策协同联动。
新型工业化不是盲目求新,工业领域传统产业占据重要地位,做好这些门类的融资支持至关重要。其中,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强化对制造业中长期贷款的支持。一方面银行可单列制造业信贷计划,另一方面要完善尽职免责和激励机制,两方面的细化举措直击传统制造业融资过程中的痛点和难点,也为下一步优化相关政策提供了依据。根据制造业行业不同特点,结合不同发展阶段的融资需求,金融贷款支持关键要在差异化和精准性两方面下功夫。此外,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必答题”。发挥好金融赋能作用,推动资金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更好耦合,是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和必要举措。这其中的关键一环是做好耐心资本运营的制度设计。从技术创新到成果产业化的过程中,耐心资本具备独有优势,这是其他短期资本很难拥有的。如何保持耐心资本的可持续性,是当前在谋划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进程中需要着力解决的难题。破题的关键,在于做好长期资金和中短期资金的接续工作,引导耐心资本重点支持前端研发、加大对潜力企业投资等,在风险较小的环节引入多元化中短期资金及时跟进,真正实现耐心资本“有所为、有所不为”,构建长效机制,坚决防止出现资金“一哄而上”的情况。
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也是金融支持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路径。本次此外,还要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以维护市场信号准确性、灵敏性为出发点,做好金融监管等其他各项工作。具体看,就要结合当前整治“内卷式”竞争的需要,持续做好资金流向的研判和预警,压缩“内卷式”竞争延续的资金空间,为各类优质要素在工业领域充分释放活力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