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融合创新链条

发布时间:2025-08-27 07:37

  近期,全球首家机器人6S店在深圳市龙岗区开门迎客,在传统汽车4S店的“销售、零配件、服务、信息反馈”模式基础上,开创性地融入租赁与个性化定制两大模块,为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从技术概念走向生活场景搭建桥梁。

  深圳市龙岗区人工智能署署长赵冰冰说,6S店未来将成为机器人产业的“创新试验田”,推动机器人企业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共赢”转变。

  近年来,深圳积极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把整个城市作为新质生产力与创新的策源地、孵化器,加快打造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全方位深层次建设创新之城。

  走进前海—蛇口低空经济先导区,零重力深圳飞机工业有限公司的研发和生产基地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我们是深圳首家大型载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整机研发制造企业,基地预计2026年初投入运营,将主要承担‘鹊飞’飞行器的研发与生产。”公司总经理贾思源说,公司目前已收到相关意向订单近1500架。

  目前,深圳已集聚1700余家低空经济产业链企业,形成集研发、制造、应用、服务等于一体的完备产业链。低空经济蓬勃发展的背后,是深圳对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持续坚持。

  为持续提升创新能级,2022年以来,深圳进一步“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近年来深圳工业用电量在新兴产业领域持续增长,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据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市场及客户服务部交易管理经理姚钪介绍,今年1月至6月,深圳工业用电量260.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0%;其中,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分别同比增长24.5%、11.4%。

  如今,以深圳为中心,90%的零部件可在1小时车程内完成采购,1周内可实现从产品原型到产品、再到小批量生产的过程,科研成果能够迅速转化为创新产品。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和香港国际机场合并的国际货运航线条,芯片等高附加值货物可4小时飞抵日本、8小时抵达欧洲。

  深圳也已成为全球创新规则的“实验室”,累计形成国际、国内标准1.08万项,超充、低空、智能网联等重点领域标准引领全球产业发展。

  今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站在新起点,深圳将如何筑牢创新优势?打造最优创新生态、最优营商环境、最优人才发展环境,全方位深层次推进创新之城建设是深圳给出的答案。深圳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陶永欣表示,深圳将人才是第一资源,也是深圳创新的核心驱动力。“深圳已汇聚各类人才总量超700万,连续4年位居全国最具人才吸引力城市榜单前三位,连续两年位居中国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榜首。”深圳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深圳市人才工作局局长罗冰说。

  近年来,深圳通过不断构建和完善支持中小科技企业发展的政策和机制,引导和支持企业实现创新发展。例如推动全市4000多家创新载体协同联动,帮助企业缩短从创新成果到产品的距离;2024年深圳3.7万户企业享受研发费用所得税加计扣除金额达3798亿元,创历史新高。

  一批科技创新型企业快速崛起。2024年,深圳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96家、总数达1025家,增量居全国第一、总量居全国第二。

  据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局长张林介绍,深圳将进一步巩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探索实行更加灵活的新型研发机构管理制度、优化重大科技创新组织机制、健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支撑体系及支持重大创新平台载体加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