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

发布时间:2025-05-17 07:32

  日前公布的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这些年,知识产权建设取得显著成效。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提前完成“十四五”规划预期目标,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97.8万件,同比增长18.8%。我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发布的一方面,健全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体系。将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知识产权运行规律有机结合,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5G、量子计算、生物技术等优势领域,及时推动专利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立改废释纂,适时扩大包括数据等在内的保护客体范围,提高保护标准,构建门类齐全、结构严密、内外协调的知识产权法律体系。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机制,健全重点领域的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战略性新兴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知识产权的规则体系,构建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薪酬体系、收益分配机制等激励制度,最大程度激发创新活力。

  另一方面,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知识产权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专利、商标、著作权、商业秘密等众多领域,需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司法、执法保障,不断健全统一领导、衔接顺畅、快速高效的协同保护格局。

  持续提高知识产权立法质量,针对科技创新和转化的堵点难点,增强立法针对性、系统性、协同性、时效性,以良法固根本,赋能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健全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体系,深入推进知识产权审判机制改革,重点加强高新技术成果、新业态新模式等的司法保护。推进我国知识产权有关法规域外适用,提高知识产权仲裁、诉讼国际化水平,完善国际知识产权防控体系,加大对我国企业、公民海外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和权益保护。

  加大对科技创新重点领域执法力度,不断完善执法标准、执法程序、技术条件等,形成严保护、快维权的执法能力,为创新发展提供坚强法治保障。

上一篇:青岛:旧空间焕发新活力

下一篇:没有了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