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家似乎一直对“手”有所偏爱。
早在18世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到了20世纪,美国企业史学家、战略管理领域的奠基者之一艾尔弗雷德·钱德勒又在其同名著作中提出了一个名为“看得见的手”的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在许多经济部门,管理作为“看得见的手”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
此外,还有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今时“手”的隐喻已经深深嵌入西方经济学各学派的研究,货币理论自然也不能免俗,这可能就是本书的两位神秘而强大是货币之手给人最直观的印象。一方面,央行业务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其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数据多且庞杂,推导模型也是层出不穷。更关键的是,其具体操作过程还尤其讲究对“度”和时机的把握,难怪美国经济学家卡尔·布朗讷将其称为“一门深奥的艺术”,而非一项专业技能。另一方面,央行政策的影响力极大。这种“魔法”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展现得淋漓尽致。面对危机,货币政策传统工具箱的局限性显露无遗,于是多国央行陆续推出了新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对于这些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