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减税降费红利直达快享

发布时间:2025-08-04 07:02

  未来,仍需加强多部门协调,落实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

  随着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落实落细,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有力促进了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数据显示,2024年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减税降费及退税金额达2.6万亿元;今年1月份至5月份,现行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达6361亿元;今年前5个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4.2%,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10%,明显高于全国总体增速;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2%,特别是计算机制造、智能设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21.6%和19.4%。

  在连续多年实施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近年来政策更注重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并着力增强精准性。财政是庶政之母,企业是财政之基,切实把企业税负减下来、获得感提上去,才能“放水养鱼”,使长期发展动力更加强劲。长期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一定程度降低了宏观税负,促进了科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但在财政收支承压形势下,近年来政策侧重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等关键领域。毋庸置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而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这些是税收支持的重中之重,故税收优惠政策也在持续加力、精准滴灌。例如,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逐步提高到100%,并且对集成电路和工业母机企业进一步提高到120%;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收入免征增值税等。这些政策进一步撬动更多资源向科技研发聚集,积极帮助制造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在财政收支矛盾凸显的大环境下,成绩更显得来之不易。

  在当前财政紧平衡形势下,税收政策仍需聚焦特定领域、关键环节。今年经济虽然延续回升向好态势,但物价低位运行等因素依然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导致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减。数据显示,1月份至5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0.3%、低于全年0.1%的增速目标,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同比下降6.9%、低于全年0.7%的增速目标。值得注意的是,减税降费及退税政策可能会给部分地方带来暂时财政收入压力,这也会倒逼地方要更注重提升税收政策效能。还要加强与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为制造强国建设蓄势赋能。

  未来,仍需加强多部门协调,落实好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等重点领域的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确保政策红利直达快享。为此,要进一步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形成覆盖企业成长和创新全生命周期的政策支持体系。要加大信息共享、共治力度,依托税收大数据深化拓展“政策找人”推送精度、完善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切实抓好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例如,税务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共推送支持科技创新的税费优惠政策3460万户次,并持续完善了征管服务举措。当然,也需要强化风险防范,健全常态化联合打击骗享税费优惠的行为。

  为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税收政策还应注重与财政、金融、产业、消费等政策协调配合,从供需两端双向发力,更好地发挥扩内需、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政策效能,并根据形势需要出台相应增量政策。各级政府应持续优化支出结构,始终把科技作为重点支出领域予以优先保障,并注重清理拖欠企业账款、畅通资金循环。财政政策积极发力的同时,要

上一篇:“购在中国”激活消费新引擎

下一篇:没有了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