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剩宴”

发布时间:2025-08-28 06:52

  “舌尖上”的故事,细微之处见真章。近来,各地机关食堂为拒绝“剩宴”频出妙招:有的将早上磨豆浆剩下的豆渣做成饼,有的把大碗大盘换成小碗小碟,还有的引入数据分析系统实现精准备餐……一个个节约、创新又充满智慧的机关食堂,为解读过紧日子提供了冒着热气的真实场景。

  现实中,机关食堂作为集体餐饮的重要场所,浪费现象易发。一方面,机关食堂通常有经费补贴,饭菜价格低于市场价,一些就餐人员便不把节约粮食放在心上,觉得“弃之不可惜”。另一方面,高压之下违规吃喝隐形变异,有的转战内部食堂,“不花自己的钱不心疼”的心态也助长了浪费歪风。

  如何有效遏制“餐桌上的浪费”?新修订的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这是经济命题,更是对人民立场的坚守。党政机关省下一分钱,民生领域就可以多安排一分钱。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旨在把有限的经费资源集中起来办大事实事好事,让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公务接待、开会出差要省,食堂就餐等细微处同样要“紧”。对机关食堂而言,修订后的也要看到,奢靡浪费等作风问题顽固且易反复,制止餐饮浪费是一项长期任务。要以刚性制度划定底线、红线,破除不正之风滋长的温床,扎实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以餐桌“小文明”推动社会“大文明”。要切实加大机关食堂反食品浪费工作力度,不妨从细微处着手,主动探索好点子、新办法,不断提高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