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山合作社”以制度创新解难题

发布时间:2025-08-04 07:03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来,其发源地浙江致力于探索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可行途径。两山合作社作为浙江实践这一理念的关键载体,通过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化运作的生态产品经营管理体系,运用“分散化输入、集中式输出”方式,推动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持续转化。

  数字化是破解生态价值转化瓶颈的密钥。生态产品长期面临着“难度量、难抵押、难交易、难变现”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两山合作社的关键任务。浙江坚持“改革创新,数字赋能”原则,通过建设整合资源收储、信用评价、资产交易功能的数字平台,打通多部门数据壁垒,形成生态资源“数据仓”,实现供需精准对接与智能匹配,为生态资源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

  构建多方共赢机制是实现生态富民的根本保障。要让“绿水青山”惠及大众,需要形成可持续的利益共享格局。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原则,两山合作社设立多级子公司,有效联结村集体、企业、农户等主体,构建共同发展的运营模式。在资源收储开发过程中,既注重提升区域品牌价值,也通过技术培训、订单合作等具体方式促进农民增收。比如,有的两山合作社通过乡镇、村级子公司收储连片资源,打造文旅品牌,有效带动农户财产性、劳务性和经营性收入的增长,让生态效益惠及更广泛的群体。

  产业链整合升级是释放生态资源深层价值的必由之路。围绕“保护优先,合理开发”原则,两山合作社聚焦核心产业,纵向整合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横向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常山县两山合作社重点发展“两柚一茶”产业,贯通种植、加工、销售全流程,引进龙头企业开发多元化产品,使深加工率提高到45%以上,加工产值达36亿元,实现了生态资源向高附加值产品的转化,形成了可推广的生态产业化发展模式。

  从深耕本土到跨省协同,两山合作社以制度创新解答“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课题,通过市场化手段充分释放了生态产品价值。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二十载的历史节点,浙江的实践意义深刻,可持续的生态价值转化机制有力驱动生态富民与共同富裕,使绿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