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发展报告》显示中意加强务实合作惠及世界

发布时间:2025-07-29 07:00

  7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冯仲平表示,合作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当前,中欧双方不仅有联合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战略需求,也有加强经济合作的利益需求。经贸合作一直是中欧关系的重中之重,中欧已形成强大的经济共生关系。中欧互为彼此第二大贸易伙伴,2024年中欧货物贸易总额达到7858亿美元,同时欧盟也是中国重要的外资“意大利经济发展正面临一个关键时刻。”意大利经济与财政部前首席经济学家洛伦佐·科多尼奥表示,当前美国关税政策对意大利造成了重大影响。作为欧元区第二大制造国和出口国,意大利对美国的出口总额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4%,美国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出口目的地,也是意大利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当前,意大利和中国都处在充满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的地缘政治格局中,双方可以通过平衡、韧性、自主性、开放性来应对这些压力,基于多边主义原则促进和平共处与自由贸易。”科多尼奥认为。

  “中国与意大利在服务业领域有着较大合作潜力。”孙彦红表示,2024年,中国推出多项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部署,包括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服务业领域有序扩大开放。今年4月,中国有关部门围绕支持电信服务及相关数字产业开放发展、提高医疗康养领域对外开放和服务保障水平、推进金融领域国际合作等14个方面,提出155项试点任务,更好地引领带动全国服务业开放。意大利在文旅、医疗、康养、教育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相信伴随中国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开放,将为中意务实合作增添新动力。

  意大利马切拉塔大学中国中心博士后詹路卡·桑保罗表示,基于意大利和中国的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和治理路径不难发现,意中两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可以相互借鉴,存在较大的交流合作空间。中国可以参考意大利和欧盟在规制人工智能方面的法律与制度框架;意大利可以借鉴中国在人工智能研发及其产业应用方面的先进经验。比如,意大利中小企业可以借助中国的技术优势获取前沿人工智能解决方案,还可凭借中国制造业高度自动化、广泛采用人工智能的实践经验,为意大利企业提供可借鉴的智能转型范式,促进意大利制造业向更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中意两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存在互补价值。”北京外国语大学意大利语系主任文铮表示,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遗产保有量最多的两个国家,中意两国共同承载着人类文明重要技艺,同时在非遗保护领域各具特色,可以相互借鉴。比如,意大利社区主导的自下而上的非遗保护模式值得中国参考,而中国的整体性保护、跨区域协调经验,如大运河沿线的非遗联动保护,对意大利解决跨区域遗产保护碎片化问题也具有启示意义。

  据了解,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