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肉长城”屹立禹王山

发布时间:2025-08-28 06:53

  1937年底,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济南后,企图南北夹击,进攻位于中国两大交通动脉津浦铁路和陇海铁路交会点的徐州,再西进郑州,南攻武汉。时任中国军队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率部以徐州为中心,同日军展开大会战,即徐州会战。

  在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中,中国军队取得了正面战场的重大胜利。随后,日寇重整了被称为“钢军”的第十师团和“师团之花”的第五师团,两个最精锐王牌师团及伪军,总计4万余人,企图突破禹王山、连防山一带防线年四五月间,中国军队以江苏徐州邳州市禹王山为中心战场,与日寇展开了一场历时27天、100多次拉锯的惨烈激战,史称“禹王山抗日阻击战”。

  “禹王山是徐州和台儿庄之间的最高点,战略位置极为重要,因此成为日军进攻徐州的首争之地。”禹王山抗日纪念馆讲解员王茜说,日寇兵败台儿庄,集结力量准备拿下徐州,出滇抗战的国民革命军第60军,全军13869名将士为国捐躯。他们重创日军两个王牌师团,粉碎了日军“切断陇海铁路,直取徐州”的作战计划,为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宝贵时间。

  战争开始后,日军非常猖狂。他们不仅用机枪打、用炮轰,还用坦克在中国军队的战壕上来回碾压,不少中国士兵被压垮的土掩埋。尽管力量悬殊,但是中国军人没有丝毫退缩,战士跳到日军坦克上面,撬开盖子,再用集束手榴弹与之同归于尽。

  在禹王山火石埠战斗中,一位以血书明志的团长名叫莫肇衡,他带领全团将士击退日军4次大规模冲锋。[*]守一日,伤[*]大半,弹尽粮绝,但他仍然率残部与敌人拼[*],最终壮烈牺牲。

  1938年4月23日至27日,是禹王山抗日阻击战最惨烈的阶段,随着战斗的持续,原有防御工事不断被消耗。面对险境,中国军队顽强作战,表现出为国家民族慷慨赴[*]的英雄气概。

  民族危[*]之际,中华儿女空前团结,同仇敌忾、共御外侮。周恩来提出“采取阵地战与运动战相结合的方针,守点打援”“各个击破”,并委派专人到徐州,向李宗仁转达了中共方面关于台儿庄作战的建议,配合作战有序开展。整个徐州会战期间,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组织各地爱国青年、工农群众数十万人支援抗战。

  为了缅怀牺牲将士,弘扬抗战精神,2014年下半年起,徐州邳州市对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进行了抢救性保护,修复了战壕、英烈墓以及禹王园等遗迹,新建了纪念馆、纪念亭、鉴湖。目前,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是徐州乃至苏北地区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抗日战斗遗址,2015年8月被列入国务院公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