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气里寻美味,用舌尖感受生活温度。据商务部商务大数据监测,今年“五一”假期,全国重点零售和餐饮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6.3%。消费市场繁荣某种程度得益于我国餐饮市场的迅速发展,相关激励政策陆续出台,推动餐饮消费场景重构与融合创新。
近年来,有关部门围绕餐饮消费领域出台了完善餐饮标准体系,制定修订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等多项政策。例如,商务部等推广“互联网+明厨亮灶”及外卖封签机制,探索“种养殖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供应链模式,强化食品安全风险分级监管;打造“美食名镇”“美食名村”,开展“中华美食荟”系列活动等。地方层面,北京市对老旧餐厅改造升级投资额超核定计划70%的,给予一次性奖励等;四川省对餐饮企业年营业额首次达150万元以上的提供专项培育和补贴;等等。
不过,餐饮业也面临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新开餐饮门店数量为451万家,但关闭的门店数量也达到409万家,闭店率创纪录地达到61.2%。当下,头部餐饮品牌集中度提升,尤其是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品牌店某环节稍有疏忽都可能会影响消费体验。尽管有餐企尝试多业态混搭增加收入一方面,以场景创新拓宽消费边界。当下,年轻人纷纷涌向评分在3.5分左右的餐厅。以前约饭是去大饭店吃,现在约饭注重去吃什么,而不在乎饭店的大小。“漂亮饭”的走红,以其精致的摆盘和极具另一方面,以数字场景重构人货场关系。餐饮企业要通过产品迭代和供应链优化构建“护城河”,在设备、标准化、供应链以及食品安全方面迭代升级。要通过设备自动化、智能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构建起一套更高效、更低成本、更可控的运营体系,在考虑食品安全风险的前提下引入合适的餐饮设备。另外,增强餐饮连锁品牌的供应链弹性与柔性,关键是实现供应链的动态平衡和高效响应。要积极打造就餐抽奖、积分兑换等促销活动,丰富消费者就餐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