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高标准农田建管机制

发布时间:2025-07-29 06:57

  近日,我国部分地区的高标准农田被曝存在未按规划建设、配套设施管护不到位、浇灌设备建而不用等现象。顶着“高标准”光环的民生工程,沦为中看不中用的“摆设”,折射出我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力。

  去年以来,农业农村部启动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工程“回头看”专项行动,聚焦2019年以来的项目,虽取得了积极进展,但仍存一些问题。今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高标准农田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的核心抓手,不仅关乎粮食安全,更是农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如通过土地平整、灌溉配套等措施,能够有效提高粮食产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整治后的农田集中连片、基础设施完善,便于规模经营、机械化作业和新技术推广,促进农业现代化转型;通过治理退化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增强农田的抗灾减灾能力,从而有效应对资源环境挑战。

  解决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的问题,需要构建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控体系。建立公开透明的规划机制,将设计图纸、资金预算、施工标准等内容全程公开,引入农民代表参与方案论证和竣工验收,坚决杜绝“坐在办公室拍脑袋”。创新管护机制同样迫切,要明确设施权属及其主体责任、内容和标准,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委托行业机构、建立保险制度等方式,专业化维护专业设备。更为关键的是,要合理化考核指标体系,从“完成亩数”等量化指标,转向粮食增产率、设施利用率、农民满意度等质效维度。

  高标准农田建设事关国家粮食安全,也关系广大农民切身利益,容不得半点马虎。各地要从这些“面子工程”中汲取深刻教训,建好、管好、用好高标准农田,让每一分资金都真正转化为田间地头的丰收喜悦。

上一篇:扎根高原建藏兴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