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农业品牌建设提档升级

发布时间:2025-08-14 07:34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农业品牌建设的价值,在提档升级中越发凸显。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打造特色农业产业集群,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从市场端看,品牌化赋予农产品更强溢价能力;从产业端看,品牌倒逼生产标准化与链条延伸,为农业发展夯实根基;从区域端看,“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的双轮驱动,能进一步激活一二三产融合,为乡村注入持久活力。

  但毋庸讳言,当前品牌建设仍面临传播手段单一、维护意识薄弱等现实问题。破解这些问题,需以系统思维推动升级,实现从“种得好”向“卖得好”的转变,进而反哺生产、形成产业链良性循环。结合各地实践,可从以下几方面发力。

  品牌建设涉及生产、流通、监管多环节,需通过高效制度打通堵点。例如牡丹江市人大创新“闭环监督”机制:以深度调研发现问题,用专项视察审视症结,靠集中审议凝聚共识,紧盯整改确保落实,用“始于问题、止于解决”的闭环监督,为品牌升级提供坚实制度支撑。

  多方发力,助力农业品牌建设。可推动生产生态化转型,打造绿色安全品牌;还可促进“产学研”协同,鼓励高校、科研院所与企业共建研发平台,攻关关键技术以提升附加值。同时,借助数字化工具拓展销售路径: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开展直播带货,更通过大数据分析精准定位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占有率。

  品牌的持久力源于文化认同。可通过各类平台特别是新兴平台,全方位展示农产品的品牌故事、生产工艺与特色;深入挖掘当地农业文化、民俗文化与产品的关联性,将种植历史、传统技法等元素融入品牌建设。组织企业参与全国名优特新农产品推介活动,在展位设计中突出文化符号,通过现场演示、故事讲解增强消费者认同,让品牌更有文化内涵。

  我国农产品正处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相信在政策推动力、创新驱动力、文化吸引力的共同作用下,农业品牌之树必将结出更多硕果,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