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需要耐心资本、长期资金支持。中国人民银行等7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发展新质生产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关键环节。从0到1,是科研思路成功走出实验室、形成产品的飞跃;从1到N,是产品不断迭代升级,成功应用、走向市场的跨越。当前,我国创新应用成果加速落地,科技成果转化规模更加壮大,今年上半年全国共登记技术合同近41万件,成交额超过3万亿元,同比增长14.2%。
但也要看到,科技成果转化不仅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往往也耗时良久,较难一蹴而就。因此,耐心资本、长期资金的重要性愈加凸显。要引入、增加、用好耐心资本与长期资金,为科技成果转化注入更多确定性。
引入耐心资本,要开源,丰富资金增加耐心资本,要疏通,扩充资金实力。引入耐心资本只是第一步,还要关注投资机构自身的资金用好耐心资本,要提质,优化考核机制。解决了有没有,还要思考如何把耐心资本用好,让它充分、有效发挥作用。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推动投资机构的长周期考核机制落地。这涉及两个关键环节,一是制度规划,二是落地执行。二者相互关联与制约,需要科学、此外,为了确保相关工作的可持续性,还要做好风险分担工作,平衡收益与风险。其中,要充分发挥科技保险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未来产业培育发展的减震器与稳定器作用。目前,金融管理部门已鼓励保险公司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费用损失保险,为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风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