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丰富内涵和实施重点

发布时间:2025-08-06 07:35

  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不仅是应对全球挑战、增强发展动能的现实需要,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战略选择。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更好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与世界合作共赢的开放。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需聚焦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精准发力。

  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形成更高水平制度供给。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深化国有企业、数字经济、知识产权、政府采购等领域改革。扩大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合理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落实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推动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有序扩大开放。提升对外开放平台能级,赋予自贸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等更多自主权,考虑支持其在要素跨境流动、数据安全管理、离岸贸易、国际争端解决等领域开展先行先试,形成更多可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打造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的开放新高地。积极推动加入加快优化贸易结构,拓展合作空间。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协调推进外贸新业态新模式创新发展,扩大优质产品进口。加快内外贸一体化改革,深化内外贸一体化试点,支持企业内外贸一体化经营,推动内外贸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建立健全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建设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示范区。加快发展数字贸易,建设国家数字服务出口基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提升贸易数字化水平。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贡献中国智慧。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坚定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支持其进行必要改革以增强权威性和有效性。深入推进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和全球文明倡议,凝聚国际共识。持续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等。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国际税收、数字经济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规则制定,为全球治理提供中国方案。

  健全开放型经济安全保障体系,筑牢安全屏障。完善外商投资国家安全审查、反垄断审查、国家技术安全清单管理、不可靠实体清单等制度,构建多层次安全保障机制。强化重要能源资源、关键核心技术、核心基础设施及粮食供应链的安全管理,确保战略重点领域自主可控。提升对跨境资本流动、金融风险、数据安全、生物安全等风险的监测、预警和处置能力,健全金融宏观审慎管理相关机制,有效防范外部金融风险输入。完善跨境数据流动监管框架,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促进数据合规高效流动。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与多元化布局,提升关键环节自主可控能力。

  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加强顶层设计和

上一篇:金融活水润泽田间地头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