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高原的活力密码

发布时间:2025-08-25 06:50

  今天的西藏欣欣向荣、生机勃勃,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勠力同心,正昂首阔步走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的康庄大道上。

  山南市被誉为“藏民族之宗、藏文化之源”,是重要的藏民族文化寻根旅游目的地。这里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加速培育特色产业,积极发展低空经济,展现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势头。日前,路灯下悬挂藏戏面具、垃圾桶上绘有俏皮舞者、民宿床上摆放藏戏饰品……走进山南市乃东区昌珠镇扎西曲登社区,藏戏元素随处可见,“藏戏第一村”的美誉名不虚传。

  扎西曲登的雅砻扎西雪巴藏戏传承600多年,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依托这一古老藏戏,扎西曲登社区成立藏戏团,打造“藏戏第一村、高原漫生活”民宿群落,走出一条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小山村如何变成旅游村?先要让乡村环境美起来。”扎西曲登社区乡村振兴专干卓玛说,2019年以来,社区实施人居环境整治项目,对污水管网、柏油道路、传统民居等进行全面改造,社区颜值大大提升。

  为提升民宿服务质量,扎西曲登社区通过举办民宿经营者旅游服务技能培训、开展实用性国家通用语言培训、外出学习典型经验等措施,探索制定党群共建共享、民宿星级评定挂牌、宾客意见反馈等经营管理制度。如今,这里的民宿从最初7户22张床位,发展到85户744张床位。

  “我们共有4个房间、8个床位。2024年,家庭总收入111万元。”55岁的村民拉巴央宗经营社区第103号民宿。她告诉听藏戏、看演出、住民宿,传统古村落焕发新活力。与此同时,山南传统手工艺“鲁古琼”为扎西曲登发展文旅产业锦上添花。鲁古琼,藏语是“小羊羔”的意思。2013年,村民次仁曲珍创办了“鲁古琼”品牌。

  “我们坚持纯手工技艺、纯植物染色,把传统工艺与现代艺术结合做文创产品,不断丰富产品种类和款式。我们的品牌逐渐走进大众视野,受到不少年轻人的喜爱。”次仁曲珍说,目前有28名当地妇女跟着她一起干,其中9名是脱贫户。2024年,鲁古琼手工坊收入300万元,为群众增收260万元。

  山南文旅融合发展,是西藏产业培育发展的生动缩影。2024年,西藏全区接待国内外游客超6389万人次,游客旅游总花费超746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5.8%、14.5%。

  8月22日,桑日县葡萄种植基地始建于2011年,从实验葡萄种植到筛选出威代尔、赤霞珠等6个品种,从扩大葡萄种植面积到建成高海拔藏式酒庄——帕竹酒庄,小葡萄成了大产业,实现了荒滩到绿洲的蜕变。

  “过去这里都是沙地荒滩,种上葡萄以后起到了防风固沙的作用,有助于改善生态。”基地销售总经理杨承说,目前,集葡萄种植、酿造、展销、观光为一体的葡萄产区基本建成。

  基地以“公司+基地+农户”方式,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累计培训农牧民2070名,提供长期稳定就业岗位60个。“基地目前累计用工超12.26万人次,累计支付群众务工工资超1700万元,辐射带动周边10个村群众就近就业。”杨承说,以前守着沙地受穷,现在跟着葡萄致富,村民们的日子比葡萄还甜。

  相关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桑日县葡萄种植基地累计产出葡萄3000吨,产值超2亿元,产出葡萄酒200万支,销售额2000万元。

  站在帕竹酒庄的观景台上远眺,雅鲁藏布江缓缓流过,岸边山坡上,一排排整齐的光伏板熠熠生辉。

  据了解,山南市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助力西藏建设国家清洁能源基地。目前,华电西藏才朋光伏电站已并网发电,装机规模15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超2.5亿千瓦时,预计年实际发出电量可满足约1.2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

  在山南市乃东区产城一体示范园区内,西藏创博通航科技有限公司的蓝色招牌十分醒目。这家公司的无人机技术和产品,在抗震救灾、森林灭火、电力巡检等领域广泛应用。

  2023年,创博通航落地乃东区产城一体示范园区,一期投资1亿元,建起占地5500平方米的产业服务基地,拥有产品生产检测、特种装备研制、产品维修养护、飞手培育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集成式功能。

  “公司在飞行器控制、气动、结构、动力等方面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且全部自主研发,真正做到核心技术高度自有。”创博通航总经理陈璐敏介绍,公司通过建设地面保障网络、通信监测网络、低空航线网络,形成一套完善的立体航空管控体系,将传统的二维交通模式拉伸至三维立体交通态势,打造高效、安全的“空中走廊”。

  2024年9月起,创博通航协助山南市多次组织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培训,先后有近500名学生参加。公司还设立山南市第一个多机型CAAC无人航空器驾驶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中心,为发展低空经济培养人才。

  “我们将加快推动造林绿化、森林草原防灭火、防灾救灾等应用场景拓展。”陈璐敏表示,公司还将加强顶层设计和规划牵引,培养更多懂航空、懂运营、懂飞行、懂空管的人才。

  西藏创博通航无人机基地项目是山南市产业转型升级的生动实践。山南市无人机应急救援中心成立、山南市青少年航空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挂牌……目前,山南市已落地多个低空经济及相关领域的重要项目。一个个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描绘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