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村民刘克瑞好生活 节节高

发布时间:2025-08-17 07:12

  我叫刘克瑞,今年52岁,老家在宁夏固原市原州区张易镇毛套村。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只要提到贫困地区,“西海固”这个名词绕也绕不过去。“西海固”不是别处,是对宁夏的西吉、海原、固原等地的统称。我老家所在的“西海固”山大沟深、干旱贫瘠,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艰巨。

  想起以前在老家的生活,那可真是一言难尽。种粮食没多少收成,基本靠天吃饭,而且房子陈旧、交通不便、教育不便、医疗不便。拿交通来说,从毛套村到张易镇,就有接近30公里山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从镇上到固原,还有五六十公里的路,进进出出都不方便。

  得益于宁夏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工程,2012年我和村里乡亲们一起,搬迁到吴忠市红寺堡区红寺堡镇弘德村。红寺堡区1998年开发建设,2009年设区,是宁夏扶贫扬黄灌溉工程的主战场,也是全国最大的易地搬迁移民集中安置区。

  弘德村是个大村,村民全都是移民过来的,来自原州区和同心县5个乡镇的27个行政村。人们说“故土难离”,为啥我们都愿意搬出来?这里地方平坦,离县城只有几公里,政府还把新房都盖好了,各方面条件确实好。关键是这边能用黄河水灌溉,种地收成有保障。没有党的好政策,这些根本想都不敢想。而且,我们搬走后,老家的生态环境也变好了。

  到弘德村后,我们就业也很方便。村里建起了扶贫车间、纺织厂,还有枸杞园、葡萄园,从事工业农业都能赚钱,我自己也养牛养羊、打打零工,2017年我家实现脱贫,2020年我们村全面脱贫。大家断了穷根,收入都增加了,纷纷感谢党的好政策。

  令我终生难忘的是,2020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弘德村考察脱贫攻坚工作。总书记说,乡亲们搬迁后,更好的生活还在后头。希望乡亲们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总书记的话温暖了我,也温暖了全村人,大家都很激动。5年来,随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力度加大,我们村的面貌又发生了新变化。比如,政府实施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改造,办了一件好事实事,让民心更暖、天空更蓝。由于就近就业的机会多,我们村的户籍人口有7000多人,现在常住人口有5000多人。

  在教育方面,我们村里办的学校,学生接近1000人,而且由城里的优质学校帮扶,教学质量很不错。娃娃们上学方便,大人也省了很多心,听说今年村里孩子考上大学的就有几十人。村里的卫生室条件也越来越好,不仅能打针、吊瓶子,还能住院,医生护士就有10多人,感觉比以前的镇卫生院条件还好。而且,各族群众和谐相处、互帮互助,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回想起这些年,电视剧

上一篇:欧洲“科技列车”为何失速?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