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这里的工厂这么现代化”“难以想象一个村子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这里的人们太热情了”……8月25日至29日,由新疆到底什么样?那里的人们生活怎么样?会有商业合作机会吗?在5天时间里,奥地利来宾心中的问号被渐渐拉直,变成了惊叹号。奥中商业协会主席格奥尔格·章格说,很高兴能有机会了解更加真实的新疆,看到这里的祥和、美丽,希望此行也能和更多新疆企业共同努力深化关系,实现合作共赢。
金秋时节,广袤的新疆大地色彩斑斓。在位于昌吉市二六工镇幸福村的番茄种植基地,番茄采收机轰鸣,仿佛在演奏“收获进行曲”,红色的果实犹如跳动的音符,与藤蔓分离后,纷纷跳进储料箱。
奥地利来宾走进田野,查看作物长势,了解番茄品种、种植面积、生长周期。当得知这个种植基地已经实现番茄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时,大家连连赞赏。“现代化程度真的很高!”奥地利企业家古尔迪亚·巴加瓦感慨。
田间奏响“收获进行曲”,车间则传来“加工变奏曲”。在新疆新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一颗颗番茄变成一罐罐番茄汁、番茄酱等番茄产品。该公司副总经理苟春梅介绍,公司引进了全自动番茄丁生产线及番茄酱生产线,拥有先进番茄加工技术装备,产能在中国领先。
当了解到新疆新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坚持零添加、最大程度保留番茄营养成分,并不断研发新产品,拓展市场空间,实现了产品走出国门时,奥地利来宾连声赞叹,并饶有兴趣地品尝“新疆的甜蜜”。
“这里的番茄口味很好,有各式各样的番茄口味饮料,有几款我在欧洲没见过,我计划带一些产品样品,回到欧洲去调研一下市场,想把这些产品引进到欧洲。”从事食品贸易进出口的奥地利企业家章少毅记下了新疆新茄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联系方式,打算与这家企业开展合作,让“新疆的甜蜜”走得更远。
棉花智慧化种植更令人感到惊奇。在新疆昌吉国家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智慧示范棉田不仅实现了从种植到采收全程机械化,还应用了智能灌溉、长势遥感监测等技术。“以前1个人管理几千亩土地不可能实现,现在我们做到了并实现了高产。”负责管理智慧示范棉田的哈萨克族青年达纳别克·叶尔森的介绍,让来自万里之遥的奥地利商界及媒体一行人员,对“新疆之新”有了更深的了解。
除了田间、车间里的新意,产业之新令奥地利来宾嗅到更多商机。在奥地利商界及媒体新疆行宣介交流活动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信厅副厅长石如根对来宾说,新疆立足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充分发挥油气、煤炭、矿产、粮食、棉花、果蔬等资源优势,加快构建特色优势现代化产业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期待未来与奥地利企业家在相关产业领域加强合作。
在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皖疆绿色算力科技产业园,奥地利来宾在了解了园区规划建设和重点工作进展后,与园区负责人就未来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探讨。从事人工智能相关行业的奥地利企业家米夏艾尔·卡茨贝格谈到,他们对中国新疆的创新型企业很感兴趣,希望未来企业之间能有更多交流。
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蒙古、印度、阿富汗8个国家接壤,陆地边界线多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界线的四分之一,是中国陆地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陆地边界线最长的省级行政区。
东联西出,西引东来。独特的地理区位优势,使新疆被确定为共建“一带一路”核心区,在中国向西开放中具有重要地位,已从相对封闭的内陆变成对外开放的前沿,正展示着勃勃生机。赴新疆之前,一些奥地利来宾一提到新疆,还总是联想到“古丝绸之路驼铃声声,商队络绎不绝”的场景;这次新疆行刷新了他们对新疆的认识,感受到新时代“新疆之进”。
截至目前,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已开行中欧班列线座城市。在这里,奥地利来宾充分感受新疆拓宽“开放之门”的力度和联结国外城市的广度。中欧班列的声声汽笛,附和着奥地利企业家们的声声赞叹,生动诠释了新疆的开放与活力。
当前,正是货物进出港的黄金期,乌鲁木齐国际陆港区一派繁忙景象,一列列中欧班列汽笛声声,向西疾驰,驶向奥地利来宾家乡的方向。乌昌海关副关长库君涛表示,将全力助推标志性项目和开放型功能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通道经济向枢纽经济、产业经济、落地经济转变,着力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黄金通道”成色更足。
法国红酒、俄罗斯巧克力、非洲手鼓……乌鲁木齐综合保税区旁的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引进了7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万种全球好物,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可在这里选购跨境电商保税商品,轻松实现“购全球”。奥地利来宾在“买买买”的同时,感受到新疆开放的强劲脉动和活跃的贸易往来。“在展馆里看到各式各样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我很震惊。”奥地利企业家卡特琳娜·戈弗雷尔坦言。
奥地利华人餐饮企业家孙笠玮边看边思索,寻到了商机。“我做餐饮生意,也做食品贸易,回去后希望在乌鲁木齐保税展示交易中心进行酸奶、奶粉、红酒等奥地利优质产品展示交易。”孙笠玮说。
“我们在新疆建立工厂,就是为了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出口中亚、西亚甚至欧洲市场更便利。”在位于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公司总经理骆海天介绍,企业生产的汽车已经在欧洲销售,目前正在就出口奥地利开展合作洽谈。
在这家先进的汽车制造企业,奥地利来宾纷纷拿出手机,一边拍摄生产画面,一边咨询生产细节。“我对中国汽车行业非常期待,看到这样的工厂感到非常震撼。”从事汽车相关行业的奥地利企业家艾明·伊尔马茨第一次来到中国、来到中国新疆,“特别期待能够在这里找到商机”。
大家在试乘汽车后,对汽车性能给予了高度评价。“自动泊车是一个很棒的功能,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卖点。”奥地利企业家贝恩德·辛特雷格说,希望有机会与广汽传祺汽车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合作。
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新疆与223个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外贸进出口额从2021年的1569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4351亿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商务厅副厅长刘波说,新疆与包括奥地利在内的欧洲各国联系日益紧密,奥地利在农产品、机械制造等方面具有优势,新疆投资环境非常优越,希望与奥地利的经贸合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在天山天池欣赏雪山松柏之美,在交河故城感受历史文化之美,在喀什古城体验民俗风情之美……新疆土地面积约占全国陆地总面积六分之一,厚重的历史文化、“三山夹两盆”的地理特征,孕育出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让奥地利商界及媒体团充分领略新疆的活力和魅力。
明媚秋阳下,苍翠的云杉环抱着一汪碧蓝的天池湖水,远处的博格达峰云雾缭绕。大家在湖畔驻足留影,感叹天山深处的湖光山色。“这里太美了,期待再来!”奥地利华人总会执行会长王磊激动地说,“期待与新疆在文旅方面开展合作。”
位于吐鲁番市的交河故城,是全国现存面积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生土建筑遗址,大家在这里可以感受到这座千年故城的历史印记。“我第一次来到吐鲁番,这里让我感觉很震撼,我想分享给我的家人。”奥地利企业家阿尔滕塔什·穆罕穆德边听讲解,边打开手机用记录。
在吐鲁番市葡萄沟景区,爬满枝头的葡萄架随处可见,巷道两侧的摊位让人目不暇接,大家品尝晶莹剔透的葡萄,在欢歌笑语中举着手机连连拍照。“这里的人们很友好,很热情,很棒!”奥地利企业家尤利娅·索比斯泽克在这里收获满满,给朋友和家人带了不少特色产品。
位于乌鲁木齐的新疆国际大巴扎集特色建筑、民俗风情、风味美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民族歌舞表演于一体。自今年7月以来,大巴扎步行街日均接待游客约20万人次。入夜,这里热闹非凡,各色商品琳琅满目,浓郁的民俗风情扑面而来。“希望能有更多的人了解新疆,感受新疆的风土人情。”奥地利浙江商会会长朱茂奏说,这次考察后将继续关注新疆,探讨商贸合作空间。
在喀什古城,从精彩的开城仪式到“古丽的家”民宿的刀郎麦西热甫歌舞,再到汗巴扎的烟火气,奥地利商界及媒体一行人员沉浸式体验喀什风情。维也纳社会民主党商业协会州办事处主席伊丽莎白·哈克说,“奥地利的宝藏是森林和水源,新疆的宝藏是阳光、辽阔的疆域和矿产资源。我们坚信此次访问将会开辟新的合作关系”。
“新疆喀什文化底蕴深厚,奥地利维也纳同样也是,人们都非常热爱音乐、热爱跳舞。”欧中文化教育科学协会副主席毕鸿杉发现,维也纳与喀什有很多共同点,未来要不断加强交流,拓展合作空间。
如今,新疆之美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今年1月至7月,新疆共接待游客1.8亿人次,游客总花费1993.86亿元,其中入境游客156.73万人次,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4.59亿美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旅厅副厅长余洁表示,希望以奥地利商界及媒体新疆行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双方在文化艺术展演、文化遗产保护、文旅产业融合、文旅资源推介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力度,共同推动两国文化旅游行业人员、企业、政府部门间“双向奔赴”。
当谈到此次对于新疆之行的体会时,“震撼”是格奥尔格·章格最常表达的词语。“这是一片充满活力和机遇的热土。”他说,“一切都太棒了!能感受到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当下生活的满意,也希望更多的人能来新疆走走看看。因为如果你从未到过新疆,就无法了解真实的新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