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全力应对暴雨洪涝灾害

发布时间:2025-07-30 07:09

  截至7月29日8时,延庆区共转移安置2339户、4295人,6个乡镇14个村采取整村转移措施。全区“四库一闸”运行平稳,35条河道径流均未超出河岸。全区各级各类应急救援队伍保持人员、装备、物资“三到位”,明确任务分工、抢险点位和物资保障。目前,全区城市运行总体平稳有序。

  7月28日12时,在河北省道203阜平县三岭会村段,一块巨石占据了半幅道路。“这块巨石是最后的‘拦路虎’了,钻孔爆破后,交通就能恢复正常了。”保定市交通运输局阜平县养路工区党支部书记刘金涛说。因为强降雨,河北省阜平县境内的国道207、国道337及省道203线处点位出现塌方或泥石流。灾情发生后,当地迅速启动应急预案,调集机械设备26台,出动抢险人员350人次,全力疏通修复受阻受损道路。

  连日来,河北省部分地区出现极端降雨天气。据气象数据统计,7月23日20时至28日16时,河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天气,降水区平均降水量为73.8毫米,张家口西北部、承德中南部、唐山西北部、保定中南部、石家庄西北部有148个站点超过250毫米。河北保定、张家口、承德等地出现山洪、地质灾害、城市暴雨积涝风险,对居民生活、交通、电力等造成较大影响。

  河北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确保预警及时、转移及时、救援及时,全力做好抢险救援应急处置。河北省水利厅及时掌握雨情工情,加强洪水分析研判,截至7月28日8时,利用49座大中型水库调蓄洪水超20亿立方米。河北省交通运输厅成立4个技术指导组,赶赴承德、张家口、保定重点抢通区域,截至7月28日10时,全省公路共抢通恢复通行160处,公路技术性监测的1649个点位均处在安全状态。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启动城市排水防涝应急响应,派工作组前往保定市易县和阜平县,指导供水设施修复、城区排涝除险和街道清淤工作。河北省应急管理厅指导受灾地区科学开展灾情评估、群众转移安置等灾害救助工作。

  为全力开展灾区应急通信保障,河北省信息通信行业与电力、气象等单位实时联络,开展通信网络抢修工作。截至7月28日9时,河北省信息通信行业累计出动保障人员3144人次、应急车辆987辆次、发电油机3142台次、无人机4台套、卫星电线亿条。

  河北各市县区也在积极抢险救灾。保定市易县转移受威胁区域群众,各安置点物资储备充足,基本生活保障到位。截至7月28日17时,易县建立5个消[*]指导组469个消[*]小队,已完成7.6万平方米消毒消[*]。全县农村公路上290处阻断点均已抢通或设置绕行路线保障通行。承德市县两级应急、交通、电力等部门协同应对,第一时间出动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全力抢险救援,及时修复受损路段,抢修通信线路,恢复电力供应。张家口市康保县组织党员干部、农技专家,开展农田排水、技术指导等工作,最大限度减少农户损失。

  近日,山西多地遭遇强降雨天气,引发洪水等自然灾害,部分地区受灾严重,防汛形势严峻。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山西省委、省政府迅速行动,各级部门密切协作,采取了一系列有力举措,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开展救灾工作。

  自7月23日以来,山西省北中部地区迎来明显降雨过程,此次降雨导致桑干河、御河等河流发生明显涨水过程并持续超警。受强降雨影响,大同市天镇县多个乡镇受灾严重,多个村庄被淹。

  7月24日至25日凌晨,山西省水利厅多次组织水文、防汛等有关专家开展会商研判,决定自7月24日起,将大同、朔州、忻州3市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7月25日,御河洪峰已顺利进入桑干河册田水库,整体汛情平稳。

  7月27日,山西省水利厅召开全省防汛会商调度会,进一步分析研判雨情、水情、汛情发展态势,滚动会商当前强降雨防范工作。此外,山西省重大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决定自7月26日起,针对大同、朔州、忻州、吕梁、晋城等地启动省级地质灾害四级应急响应。山西各地积极行动,落实各项防汛措施,如加强值班值守、开展隐患排查、组织群众转移等。

  在省水利厅启动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后,太原市水务局同步启动相应级别响应。太榆退水渠最大流量达50m^3/s,通过泵站抽排与河道下泄结合,保障堤防安全,汾河太原段及其他河流水量平稳,未出现险情。

  山西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孟建表示,山西将继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发布山洪灾害、河道洪水等预警信息,进一步做好受灾群众的安置和生活保障工作。同时,山西将积极组织力量开展基础设施的抢修和恢复工作,尽快恢复受灾地区的正常生产生活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