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讨论升温,:选择权应该在消费者手中

发布时间:2025-09-15 19:08

  西贝和罗永浩的一场争论,把很多人的目光从外卖页面重新拉回了线下餐厅。在预制菜国家标准尚未正式出台之际,有这样一场大讨论或许不是坏事,相当于进行了一场关于预制菜的民意调查。

  争论中,很多人都呼吁尽快出台预制菜国家标准。这确实是解决当前预制菜争议的关键一步。去年3月,市场监管总局曾联合多部门印发
不过,从这次激烈的意见对撞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眼中的预制菜、商家口中的预制菜和政策文件中的预制菜,说的可不是同一回事,而消费者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

  不过,从这次激烈的意见对撞中可以看出,消费者眼中的预制菜、商家口中的预制菜和政策文件中的预制菜,说的可不是同一回事,而消费者心里有自己的一杆秤。

  当下,筑牢信任、打消消费者顾虑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让信息透明化。商家明确告知哪些是预制、哪些是现做,不玩文字游戏,不混淆概念。消费者自会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餐饮业真正的“当家菜”应该是信任。期待商家和相关标准能回应消费者期待。

  

 

  预制菜已经是个大产业,不仅很多餐饮企业用,不少家庭隔三岔五也会买点快手菜。在食品工业的大背景下,规范的预制菜并不等于廉价或不安全。虽然口感可能不如现炒,保存期那么长,听起来也有点劝退,但正规预制菜企业多遵循标准化生产流程,从原料采购到冷链运输均有明确标准,且需通过多重食品安全检测,这一点其实比部分缺乏规范的小馆更有保障。既然预制菜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那么一个简单的道理就需要被重申:吃什么、怎么吃,最终选择权应在消费者手中。

  消费者是最终为预制菜买单的人,他们的信任与认可,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消费者不想吃概念而想吃实在,因此在制定预制菜标准的过程中,除了科学性和规范性,更应重视国标与民意的共识。只有当标准真正回应消费者关切,预制菜才能在自己的赛道上健康发展。

  审核:张倩

上一篇:谷歌反垄断案折射搜索行业变革

下一篇:没有了

排行

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