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亚开放合作释放制度性红利

发布时间:2025-08-09 07:11

  “中亚重点开放哪些领域?”“赴中亚投资需留意哪些特殊税种?”“员工本地化比例要求多少?”……近日,在中国国际青年交流中心举办的“中国中亚贸易便利化与产业合规战略实践培训班”现场,中资企业负责人频频发问,热切探寻赴中亚投资商机。这一幕,正是近年来中国与中亚经贸合作持续升温的生动缩影。当全球面临保护主义冲击之际,中国与中亚的开放合作却不断深化拓展,已然成为区域合作乃至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一道亮眼的标杆。

  中国同中亚国家山水相连、唇齿相依,人民世代友好,深化沟通合作是双方共同的夙愿。建交三十余载,中国与中亚五国成功实现了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以及双边和区域命运共同体的“三个全覆盖”。近年来,这些宏伟蓝图正加速转化为更加具体、深入的开放举措,不断拆除壁垒、畅通渠道,释放出强大的制度型开放红利。特别是2023年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中亚峰会,中国—中亚机制建设的四梁八柱迅速成型,13个部级合作平台相继落地,常设秘书处高效运转,更有力推动六国在贸易便利化、投资促进、自由贸易规则对接等制度层面取得重大突破。

  比如,企业初探中亚市场普遍担忧的海外出口投资审批流程繁复、规则不熟等问题,已在中国中亚贸易便利化制度创新中得到改善。中国与中亚国家更新双边投资保护协定,引入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显著简化了投资审批流程;中国和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之间还实现了AEO企业互认,大幅提升了通关效率。此外,还有电子化平台整合了中亚五国海关法规、税费计算等功能,提供七国语言实时翻译,并与哈萨克斯坦“Astana-1”系统对接,支持企业一键申报中哈双边业务。

  这样务实的开放举措,如今在中国同中亚的经贸合作中还有许多。为方便物流运输,中国已在霍尔果斯等口岸启用“智能卡口+AI验放”系统,货车通关时间从2小时压缩至20分钟;中吉还推行电子健康证书交换系统,出口食品类商品通关效率提升70%。近日,作为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成果之一,中国—中亚贸易畅通合作平台也正式挂牌,集产品展销、贸易服务、技术交流、文化展示等功能于一体,将为中国和中亚企业开展经贸投资合作提供“一站式”服务。

  在相关政策加持下,中国中亚经贸合作已得到跨越式发展。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对中亚五国进出口2864.2亿元,同比增长10.4%,规模创历史同期新高。在对外投资领域,我国是中亚国家主要投资面对保护主义抬头的逆风,这份亮眼的中国中亚经贸成绩单,分量也更显厚重。这不仅为六国企业和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更以“破浪前行”的坚定姿态,为在保护主义阴霾下寻求突围的世界经济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暖流,生动诠释了开放包容、互利共赢才是时代发展的正道坦途。可以想见,这份持续深化的火热合作,将为区域发展与全球治理注入更多正能量。

上一篇:智慧牧场串起富民链

下一篇:没有了